從《海角七》經由《賽德克.巴萊》到此刻正在上映的《KANO》,我不是歷史學者,只是個從小被電影餵養長大的戲迷,我要說,謝謝魏德聖導演以及促成這幾部電影成形的工作團隊,他們實現了電影帶領觀眾進入時光隧道的美好承諾,雖然電影屬於娛樂產業,但我們在被電影成品娛樂的同時,還能得到感動與思考的附加價值,即使有些還沒看過電影就急著批判的人並不這麼想,也只能說,《KANO》沒有媚誰的意思,而是講一個球隊打入甲子園的故事,就這麼簡單。
包括今年取得賀歲票房龍頭的《大稻埕》導演葉天倫與其團隊也一樣,因為碰觸到台灣歷史比較敏感的點,貶抑的攻擊也不少,但我還是覺得,台灣電影從我童年時期的繁華到後來的寂寞,之後才又有反彈起來的光景,這過程中,既有藝術工作者的良心堅持,也有不少向市場妥協的委曲,持續做下去的人,都值得掌聲。
耕耘國片值得掌聲
在台灣做電影,一點都不輕鬆,甚至要絞盡腦汁四處找錢,這個產業,到了像我這樣僅需要一張電影票花費就能短暫二到三小時脫離真實人生的收視末端,感覺只是好片與爛片的粗略分法,但是對於拍電影的人來說,有時候是生命財產的賭注,尤其碰觸到歷史題材,更是艱難。
在台灣戒嚴時期,執政者透過教科書編纂的手段,伸出歷史詮釋的霸權和魔爪,電影有時候還必須為執政者服務,才有辦法得到資金與拍攝援助,那樣的時代氛圍,如我這種年紀的人,略知一二。雖然現在透過教科書編纂的歷史詮釋霸權好像沒有消失,但是從《悲情城市》、《天馬茶房》、《超級大國民》、《一八九五》、《賽德克.巴萊》……電影工作者沒有放棄要奪回那面旗。
剛剛在台灣有線頻道播出,改編自山崎豐子同名小說《命運之人》的日劇,劇中那位動用國家權力掩蓋密約真相的首相說:「跟國家機密比較起來,人民知的權利算什麼,根本不應該給人民這種權利。」而結局最終回,不只針對沖繩密約,也同時對311地震過後的政府態度,進行深沉的控訴,「政府對於不利自己的真相,仍然不願向人民公開」,這段透過劇中記者角色「弓成亮太」訴說的台詞,讓我帶著沉重的心情,難以入眠。
小說寫作也好,戲劇的表現也一樣,很多時候,雖有考究的難度,但說好一個故事的難度更高,有時候為了戲劇張力,運用一些手法,但至少把讀者跟觀眾拉進來,說不定就開啟了群眾回頭找尋歷史的動力跟契機,這是小說與戲劇超脫文學藝術之外,最可貴的地方。
吸引觀眾回顧歷史
魏德聖從過去的歷史找到養分,提示我們未來別再重複犯錯的勇氣,葉天倫讓喜歡豬哥亮歌廳秀和喜歡偶像的族群透過時空旅行的手法認識了蔣渭水,他們把觀眾找回來,再把歷史的探索權利,交給離開戲院後的大家,我想,山崎豐子透過縝密取材寫成的小說,也有一樣的用意。
如果執政者一直握住詮釋歷史的霸權,那麼,文學與戲劇創作者,也沒必要客氣了,就像《KANO》的近藤兵太郎教練說的:「一、二、三,攻擊!」
作家
《蘋中信》作者群
米果、胡晴舫、馬維敏、杜震華、王尚智、劉靜怡、謝金河、何飛鵬、張鐵志、殷乃平、劉克襄、郭正亮
包括今年取得賀歲票房龍頭的《大稻埕》導演葉天倫與其團隊也一樣,因為碰觸到台灣歷史比較敏感的點,貶抑的攻擊也不少,但我還是覺得,台灣電影從我童年時期的繁華到後來的寂寞,之後才又有反彈起來的光景,這過程中,既有藝術工作者的良心堅持,也有不少向市場妥協的委曲,持續做下去的人,都值得掌聲。
耕耘國片值得掌聲
在台灣做電影,一點都不輕鬆,甚至要絞盡腦汁四處找錢,這個產業,到了像我這樣僅需要一張電影票花費就能短暫二到三小時脫離真實人生的收視末端,感覺只是好片與爛片的粗略分法,但是對於拍電影的人來說,有時候是生命財產的賭注,尤其碰觸到歷史題材,更是艱難。
在台灣戒嚴時期,執政者透過教科書編纂的手段,伸出歷史詮釋的霸權和魔爪,電影有時候還必須為執政者服務,才有辦法得到資金與拍攝援助,那樣的時代氛圍,如我這種年紀的人,略知一二。雖然現在透過教科書編纂的歷史詮釋霸權好像沒有消失,但是從《悲情城市》、《天馬茶房》、《超級大國民》、《一八九五》、《賽德克.巴萊》……電影工作者沒有放棄要奪回那面旗。
剛剛在台灣有線頻道播出,改編自山崎豐子同名小說《命運之人》的日劇,劇中那位動用國家權力掩蓋密約真相的首相說:「跟國家機密比較起來,人民知的權利算什麼,根本不應該給人民這種權利。」而結局最終回,不只針對沖繩密約,也同時對311地震過後的政府態度,進行深沉的控訴,「政府對於不利自己的真相,仍然不願向人民公開」,這段透過劇中記者角色「弓成亮太」訴說的台詞,讓我帶著沉重的心情,難以入眠。
小說寫作也好,戲劇的表現也一樣,很多時候,雖有考究的難度,但說好一個故事的難度更高,有時候為了戲劇張力,運用一些手法,但至少把讀者跟觀眾拉進來,說不定就開啟了群眾回頭找尋歷史的動力跟契機,這是小說與戲劇超脫文學藝術之外,最可貴的地方。
吸引觀眾回顧歷史
魏德聖從過去的歷史找到養分,提示我們未來別再重複犯錯的勇氣,葉天倫讓喜歡豬哥亮歌廳秀和喜歡偶像的族群透過時空旅行的手法認識了蔣渭水,他們把觀眾找回來,再把歷史的探索權利,交給離開戲院後的大家,我想,山崎豐子透過縝密取材寫成的小說,也有一樣的用意。
如果執政者一直握住詮釋歷史的霸權,那麼,文學與戲劇創作者,也沒必要客氣了,就像《KANO》的近藤兵太郎教練說的:「一、二、三,攻擊!」
作家
《蘋中信》作者群
米果、胡晴舫、馬維敏、杜震華、王尚智、劉靜怡、謝金河、何飛鵬、張鐵志、殷乃平、劉克襄、郭正亮
轉載來源補充說明-
*以上圖片&文章摘取自下列各網站
(如有任何冒犯之處敬請馬上通知,本站將立即摘除,謝謝!)
-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301/35672431/%E8%98%8B%E4%B8%AD%E4%BF%A1%EF%BC%9A%E5%BE%9E%E3%80%8A%E5%A4%A7%E7%A8%BB%E5%9F%95%E3%80%8B%E5%88%B0%E3%80%8AKANO%E3%80%8B%EF%BC%88%E7%B1%B3%E6%9E%9C%EF%BC%89
0 意見:
張貼留言